文.圖/小佳

每當我在設計一個新的課程時,總會想到高中一年級暑假去參加第18屆世界童軍大露營(Jamboree Scout Mondial)的經驗。那年的世界大露營辦在荷蘭,在去之前,就聽說荷蘭為了辦這屆的世界大露營,新填一塊海埔新生地,當作露營的場地,而當時大會的口號「Future is Now 未來就是現在」,似乎也能為這件事下很好的注解。


在大露營的期間,大會每天都會舉辦很多活動,活動的種類非常多樣,有的會針對童軍的各項技能,有的會配合當地的一些自然地形,想參加活動,就必須拿到活動的票卷。而票卷是由每個國家的團長到大會的集合地開會拿到的,回到團之後再由各小隊的小隊長,開會分配票卷,最後小隊長會將拿到的票分配給每個小隊員。所以,每個人拿到的票並不一定都是你原本擅長的項目,而且,常常拿到那些票之後,還要回帳篷查字典才知道你到底是去參加什麼活動。

在這樣的情況下,每天要去參加的活動,都是個未知的冒險,而且,常常你對活動字面的認知,往往與你現場所接觸到的截然不同,例如我們小隊中,有個伙伴去參加「夜間露營」,想像中就是在晚上露營嘛!這件事我們每天都在做,幹麻還特別辦一個活動呢?活動結束後他愁眉苦臉的回來,告訴我們所謂的「夜間露營」,就是給你一個等身長的大塑膠袋,接下來你要想辦法利用那個塑膠袋度過一夜的時光。我的媽呀!真是艱難的考驗。

 

繼「夜間露營」之後,我拿到的票是「夜間健行」。我的腦中有了一幅景象,這應該是在晚上舉辦的健行活動,有導遊會帶我們吧!既然是健行,應該不用像露營一樣,需要過夜吧!不過有了那位夥伴的經驗,我還是特別仔細的研究票卷後的「攜帶物品」,上面寫「1.能補充熱量的食物。2.指南針。3.舒適的鞋子及保暖衣物。4.不需帶手電筒。」當我看到第四項,我的心中更是非常篤定,既然連手電筒都不必帶,那肯定有導遊或領隊,也不需要過夜。

當然,事情完全不是我想的那樣。按照時間去集合的我,也沒跟其他的夥伴相約,我心裡想總會遇到的,不用太緊張。一到現場,發現活動規定要組「國際小隊」,所謂的國際小隊必須由四個不同的國家八個人共組一個小隊,我還在東張西望的尋找我的夥伴時,忽然有一個荷蘭女孩,邀請我加入他們的小隊,我正想跟她解釋我還在找台灣的夥伴時,她忽然很高興的說「我們的小隊組成囉!」,於是,我成了他們「國際小隊」一員,這個小隊裡有2個荷蘭人、2個英國人、3個德國人和1個台灣人,表面看來鎮定的我,內心惶恐的不得了,畢竟,整個小隊只有我ㄧ個東方人。

一隊隊的國際小隊,上了巴士,開往漆黑的前方,沿路見不到任何的燈光,我的心中有十分不好的預感,開始覺得這個活動不如想像中這麼簡單。到達目的地之後,每個人都拿到一本活動手冊,手冊中有各種路徑的線索,你必須自己串連這些線索,通過一些關卡,才找的到回營區的路(所以…這個晚上別想回帳棚睡覺了),每個小隊只有一個人有頭燈(他是故意讓你不帶手電筒的呀!),也就是說,小隊中的每個人若不分工合作,就自個兒在原野中哭泣吧!

那個晚上,真的非常疲憊,要研究地圖,還要按照手冊的提示認出照片上的各種路口,還有些地圖是殘缺的,你要通過關主的各項考驗才能得到那些遺落的片段,更多的時候,是漫長的行進,身心都十分疲憊的眾人,都呈現出一付要死不活的狀態,我甚至一度看到海市蜃樓,總覺得前面一片燈火通明,人聲鼎沸,我們就要走到營區了,但沒一會兒,那些景象就消失了。

望著好像永遠走不完的路,每個人的身邊都多了一個名叫「沮喪」的夥伴,發現氣氛不對勁,一開始邀我加入的荷蘭女童軍有了一個提議,她希望大家一起唱一些旋律耳熟能詳的歌,於是我們開始唱「伊比呀呀」「倫敦鐵橋塌下來」「綠油精」「晚禱」…等歌,大家都用不同的語言,同樣的旋律,唱了起來,那真是非常非常美妙的合聲,讓大家的精神都提振了起來,唱一唱還會停下來,研究一下不同國家旋律些微的改變,或學習一下不同國家的語言,當歌曲都唱盡時,我開始唱起了軍歌,不需言語的,在要報數的時候,每個國家的數字都合進來了,而後又開始輪流演唱各國的軍歌,軍歌唱盡時,英國的夥伴好奇的問我們懂哪些英文的髒話,大家不好意思的,小心翼翼的說了出來,然後又笑成一團。經過這一連串的過程,大家的情感都一下子被拉近了,而後我們開始分享各自帶來的食物,躺在路邊休息時,也一起分享彼此的外套。

長大工作後我當了藝術與人文老師,每當在設計課程時,想到人文精神的那一塊,都會想到那天晚上的那段經驗,我一直回味的,就是那個「共通的語言」,這個語言當然不是英文、中文或德文,而是超越它們而能讓我們互相溝通的東西,而我心目中的「人文」,也具備了那樣的功能,在人類的文化中,必定有許多本質相近的事物,值得我們花一輩子的時間去學習探究。

感謝在我青少年的時候就有機會體認到這件事,我也希望能把這些體驗帶給我的孩子們。

Hello world! 哈囉!

Posted: 2010 年 11 月 05 日 in 未分類

Welcome to WordPress.com. This is your first post. Edit or delete it and start blogging!

司令台改造事件

Posted: 2010 年 05 月 18 日 in 工作

↑學生用數位相機所拍的司令台

文.圖/小佳

    現在的藝術與人文課與過去的美勞課相比,在課堂上可能多了更多集體創作的時間,也因為如此,課堂上會有許多帶孩子討論的經驗。經由討論,孩子可以在過程中學習、成長,經由「集體的力量」以及「妥協的藝術」尋求交集,訓練溝通能力並協助孩子能與同學發展夥伴關係。
    然而幾次課程的經驗下來,發現現在的孩子越來越缺少與他人合作的能力,即使是自己挑選的夥伴,幾次討論合作之後,常有人在作品還沒完成前就要求要換組,或是想把誰「踢」出去,有些組的作品在意見不合,吵吵鬧鬧下,毀了又重來,分組的創作,有時比個人創作要經歷更多的時間,更多的挑戰。
    就是因為很麻煩,有些老師試了幾次,就減少了集體操作的課程,有些小朋友一聽到要分組,就臉色大變,但我確實也看到,經過討論及合作,讓一些孩子思索創作的侷限和潛能,並學習歸納不同的意見讓它變成創作的材料。因此,不管多麼麻煩,我還是希望一學期能有一次的機會,讓孩子能有討論及合作的機會。
    最近我們學校想幫已經有十幾年歷史司令台來個造型上的改變,我們建議學校能讓全校的學生都有機會提出他們的想法,回到我自己所教的四年級學生,我就覺得這是個天大的好機會,讓學生透過集體的討論,來設計並改造校園空間中這個大家都很熟悉的地方。
    一開始我先讓全班一起討論,我對他們提出幾個問題,「你們平常是怎麼使用司令台的?」「你覺得它有什麼很不錯的功能或是它缺少了哪些很重要的功能?」「你覺得它的造型看起來像什麼?」「你喜歡它現在的顏色嗎?」在全班討論時時常會出現一個狀況,就是有人提出了一個意見,立刻會有反對的聲音,例如有人覺得「司令台的樓梯應該改成溜滑梯,會比較好玩」,而立刻有人提出「升旗時都會在司令台上頒獎,那領獎的同學不就要走上去,領完時溜下來?」全班的腦中立刻出現了一幅可笑的畫面,大家都笑了起來。我後來也跟孩子分享,討論為何這麼重要,因為你自己想的時候,你會覺得一切都很合理,你可能不會發現別人跟你看事情的角度是不一樣的,你可能不會考慮這個司令台會有別人要去使用,而自己愛怎麼設計就怎麼設計,這樣一來,你只是在創造自己的作品,而不是去設計一個在校園中大家都會去使用到的地方,既然是設計,你就要考慮到不同使用者的想法,多去跟不同的人討論。

↑這班討論到許多跟材料有關的思考

↑這班著重在環保的思考

↑這班很重視自己使用司令台的經驗,在「遊戲」及「休息」的項目上有很多討論

↑小組合作時,必須溝通組員間不同的想法

↑合作的經驗不一定都會成功,多嘗試不同的合作模式,卻是從小就必須培養的能力

↑我會將各班的討論都展示在教室中供學生參考

↑透過對同學的發表,讓自己的設計呈現在大家面前

↑上面兩組作品是個人所做的設計,主題性強,完整度高,但缺少較多使用上的細節。

↑集體以「環保」及「樹木」所做的設計,較能考慮到整體環境的需求。然而在製作的過程中組員常為了該如何製作起小爭執,所以連地板都來不及製作完成,還是一片白色。

↑在集體創作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也都互相把不同的想法包容在作品中,完成後會有點每一面風格都不太相同的感覺,但作品裡有許多有趣的小細節。

↑在司令台上設計了一個小望遠鏡可以賞鳥,有趣的是後面的彩繪與小望遠鏡有一種視線上的導引。

    帶討論,有沒有什麼書籍可以參考呢?幾經比較,若是想在藝術與人文課中帶討論,參考一些「社區總體營造」或「參與式營造」的書籍,可能會比參考教育類的書來的有幫助,田園城市出版由鄭晃二教授所著的「友善空間—創造對話的參與式營造」,則是我近年最常使用的參考書,裡面有許多實用的技巧,值得參考,我常用的大概有以下四種,提供給也希望在課堂中帶討論的老師參考。

1.自由投籃

活動時機:需要新的想法,打算採用新的氣氛找到好點子。

活動步驟:
(1)問題陳述:陳述一下問題,問大家有沒有什麼建議,每個人各自想,想到就說出來,由紀錄寫在紙上。
(2)意見發表:「這個不錯!」當某個意見得到特別喝采,並且有很多人附和時,做特別的記號。
(3)意見回顧:當大家在也想不出新點子時,將特別有記號的回顧一遍,請大家發表意見。

小秘笈:
(1)即時及席的激發是重點,意見間的相互影響,彼此衝撞,快速轉換,可以達到激發創意的效果。
(2)當有人開始批評別人的意見時,提醒大家「我們先不急著進行意見回饋,讓大家多提一些意見。」如果有人繼續批評,可以看著他再說明一次。

2.角色扮演

活動時機:
(1)讓參加活動的人藉由所扮演的角色,了解其他人的想法及需求。
(2)能設身處地的站在別人的角色來看待事情。

活動步驟:

(1)選定主題:以空間的使用族群或場所為主題,例如顧客或開店位置。
(2)設定角色:如「各色各樣的遊客」,及角色可能有西裝筆挺的人、撐著柺杖的老公公、小朋友…等。
(3)討論角色特性:說明角色特性,在扮演時強化角色主要特徵。
(4)準備材料:準備扮演角色所需的道具服裝。
(5)開始扮演:設計一段情節,試驗各角色的定位極可能遇到的問題。
(6)交流時間:各個角色發表自己的意見及所體驗到的感覺,然後進行意見交流。

小秘笈:對於所扮演的角色必須要有同理心,不要將角色定位化或誇張,反而造成對角色的錯誤認知。

3.神豬圖(也可換成其他動物)

活動時機:大家七嘴八舌,意見很多,希望尋找大家意見的交集。

活動步驟:
(1)畫神豬圖
(2)發牌:每人將自己想到的意見寫在便利貼上。
(3)聚焦行動:每個人輪流將自己的意見唸出來,討論這些意見應被貼在小豬身上的什麼地方,越接近豬鼻子表示越重要。
(4)完成任務:通通貼完之後大家討論一下,稍微調整便利貼的位置,最內圈是大家認為最重要的意見,給神豬取一個名字,代表大家最關心的意見或討論出來的主題。

小秘訣:
(1)有人會說「我提出來的東西可能不相關,但我還是想講一下」,這樣的意見可以貼在豬尾巴上。
(2)不要將任何人的意見遺漏,以免有人覺得不受尊重。

4.問題地圖

活動時機:當討論的事情非常複雜,需要一邊討論一邊整理。

活動步驟:
(1)決定主題:決定所要討論的事情有哪些?例如:「妙點子」「商品構想」「店面」「宣傳方式」「其他」。
(2)提出想法:將想法依主題來書寫。
(3)繪製地圖:將重複的想法去掉或合併,決定討論的優先順序,例如「商品構想最重要」,先討論這個,並用麥克筆將有關聯的想法畫出來。

小秘訣:有人平常意見很多,不過重點只有一兩個,當他清楚看到自己的意見已被寫在海報上,會減少發言或想其他的解決方案。
 

其他參考書目

1.兒童社區探險隊—激發想像力的遊戲/日本兒童與社區營造研究會著/遠流出版
2.參與錄/鄭晃二著/田園城市出版
3.飛夢共和國:藝術大遊行.社區輕鬆玩/康旻杰.楊清芬著/遠流出版

皮克斯動畫20年,開幕現場直擊

Posted: 2009 年 08 月 07 日 in 展覽

大風大雨的8/6晚上七點,幸運拿到皮克斯動畫展的我與維尼,雙腳溼漉漉的踏進北美館的大廳。大廳裡滿滿的藍白氣球,大人小孩都瘋了,興奮的在汽球群中撲踢玩耍。

整體感就像個超大型的遊樂場,視覺的狀態很繽紛,但聽覺的紛亂,讓人開始懷疑我真的站在美術館中嗎?

開幕典禮的致辭開始了,遊樂場絲毫沒有安歇下來,轟轟轟的聲音,搭配著中英文交雜的致詞,讓人無奈了起來。

更可怕的是如蝗蟲過境的點心桌,大家好像沒吃過東西般,一有食物出現就掃光,有些人好像忘了有夾子這種物品,直接用手將點心丟入嘴巴,再用空著的兩手將點心抓著,揚長而去,確實是,十分可怕。

後來開始開放觀眾參觀展場,因為人潮實在太多,一批人進去,一批人又被擋下來,雖然美術館的人員跟大家解釋說人太多參觀的品質並不好,希望大家先等待一下,但還是有人不停的鼓譟。

展覽的內容鰻精彩的,皮克斯動畫的製作過程、故事發想、角色創造、資料收集、黏土塑型…等,都可以在這個展覽中看到,還有許多故事有趣的小動畫,以及在國內很難看到的幻燈箱﹝日本三鶯宮崎駿的吉卜力美術館中也有﹞,都可以在這個展覽中看到。

紀念品的販賣比較沒這麼特別,並沒有太多專為這個展覽開發的商品,大多都是卡通動畫原本就有的周邊小玩具,導覽手冊及明信片倒是可買,價錢也還算合理。倒是一樓美術館商店有自行開發部分相關商品,質感不差,不過大多要9月才能到貨,目前只能預訂。

 

最大的感想是,台灣的觀眾你們真是讓我嚇得半死,你們是怎麼了?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Posted: 2009 年 06 月 14 日 in 工作

2009年5月,是我擔任教師工作以來,最可怕最忙碌完全爆炸的一個月,幾乎每天睡不到4小時,在最忙碌的幾天,甚至熬夜到天明。

為何會這麼累,大概起因於很多的不甘心。今年是學校的20周年校慶,校長很早就宣佈要把活動辦的轟轟烈烈,活動的清單開出來,果然洋洋灑灑,五花八門,在整體活動已進入尾聲的今天,重新看看,許多活動都立意良好,但總覺得全校老師進不來,學生儘管興奮慶祝,但情感面卻沒有獲得更大的浸染,相當可惜。

整體觀來,活動太多讓行政人員疲於奔命,又沒有良好的整合與規劃,或及早思量配套措施﹝例如善用減課資源讓各學年的老師都有人能進入行政團隊協助規劃及執行各項活動﹞,造成行政人員忙翻天,但老師及學生根本不知道發生什麼事,許多訊息及活動辦法接到時,都是迅速的、立即的、討論空間很小的、注重形式而不在意情感的。許多立意良好的環節,成為怨聲載道的起點,20周年的鄧公,灰灰濛濛。

很傷心、很心痛、很難過,我很喜歡很愛鄧公,裡面的老師創意十足,裡面的學生活潑熱情,然而若因為活動規劃不完善,讓大家越來越疏離,面對未來整體性的活動大家都越來越隨便,都不想參與,那該怎麼辦?有許多本來會發聲的老師,因為聲音出去了,不但沒人支持﹝其實很多人是在心裡默默支持,但是當事者感受不到﹞,而結果好像也不會有任何改變,於是他們選擇回到自己的班級或自己的位置,默默的做自己的事,什麼都不想管了;而一些很有想法的老師,熱情的想要辦許多活動,卻有意無意的被阻礙,也摸摸頭,回到自己的班級或位置去了;本來有點動力卻需要人拉一把的老師,發現想多做什麼實在會很辛苦,而什麼都不做好像也沒有關係,於是想當然,正常人都會選擇什麼都不做。

這好像是一個學校越來越大,會呈現的樣貌及生態,然而我心裡卻覺得,鄧公不應該也不能變成這樣的學校,然而一個人的力量實在有些薄弱,午夜夢迴時我也興起了放棄的念頭,然而國宜老師的話在我耳邊響起「想做什麼,就去做吧!」,而我也在想「是不是只要開始做了,人就會過來了」,於是,我就做了。

校慶學生美展,小P熱情的陪伴,美娟、子雅出力支持。讓幾乎佈不完的展覽,完成了。而惠敏及欣儒在展覽開幕後跑來在我面前學《百萬小學唐》說「選我,選我」,並語帶責怪的說我都沒找他們,也令人窩心。

校慶教師美展,本來希望能有很多學校老師參與﹝所謂的很多是指非本科系畢業的老師,因為創作是人人可為的事,而校慶美展應呈現的是校園氛圍,而非老師的個人成就﹞,然而實在是沒時間規劃及操作,好在,我至少拉了美娟進來展覽,雖然他的裝置藝術在展覽現場鬧了許多笑話,而他也因非美術背景而對自己充滿了疑慮,然而他的作品卻是真實因鄧公校園才產生的創作,也是我覺得最應放在展覽現場呈現的作品。

園遊會的《寵物一把照》,歷屆的園遊會因為美娟的熱情及好玩,讓科任老師ㄧ直都有攤位,之前的寵物一把照是老師帶真的寵物來,與小朋友合照,但每次結束後,接客太多的寵物們,總是一副累癱的模樣,今年的進階版是直接把老師的寵物做成徽章,而照相的部份,為了配合20周年校慶,做了一個超大的校徽,在鄧公樹上挖了5個洞,讓小朋友可以把頭伸進去照相,而超大的照相版是多位老師的結晶,美娟、惠敏、欣儒、柔臻、淑敏、明學、幸慧、美琴,大家居然在一個下午就把這個工作完成了,真是太有效率了。而園遊會當天,也有許多老師的支援﹝欣儒、柔臻、雅雯、彥君、美娟、瞿吾、美琴老公、采葳、子雅、瑋琳、亦芳﹞,在酷熱的大太陽下,協助我們販賣,雖然營業額不高﹝唉!歷屆都賺很少﹞,但希望大家都玩的愉快。

徽章的部份完稿

*老師肖像系列

*老師寵物系列

*校狗系列

最後,是校刊《鄧公兒童》,這次的工作量可說壓到極限了,讓主編玉芳擔心不已,然而最後,還是 完成了。

忙完這些事後,有一種入「地獄」走一遭的感覺,真的是蠻累的,然而我也很慶幸,我做了這些事,至少讓我自己對20周年的校慶,沒有遺憾,而身邊,也還是有許多願意一起來的夥伴。

一隻寄養兔子的心情

Posted: 2008 年 09 月 09 日 in 生活

文/阿布

我從三年前開始我的寄養生涯。

大媽針對這件事在床上與我談了許久,內容不外乎什麼流浪教師問題,台灣的小孩越來越少,很多人都不想當爸爸媽媽,他必須要去上海的台商小學等等之類的話題。

我甩甩我的頭,搖搖我的屁股,在床上輕巧地大了兩顆便便,縱身一跳便下了床,床下是充滿我戰利尿痕的地毯,我興奮的在地毯上彈來彈去,猛一轉頭,看見大媽眼角有微微的淚,心理不禁覺得她有些過份的誇張,他以前也常去宜蘭、台中、或要帶小朋友去畢業旅行…等,通常幾天就回來了,去上海應該也不會太久,沒必要這麼傷感吧!

很多事情的改變,常常都在你都還沒準備好的時候。在一個熱到連蟬叫都有一聲沒一聲的大暑天,我連同我的小房子被塞到一輛大車子中,車子開動,山和河被拋在後面,大媽抱著我輕輕的說著「寶貝,你離開淡水了,要暫時住在台北」。

我就這樣住進了二媽在台北的家。二媽的房子常靜悄悄的。她總是七點就出門工作,她也是教書的。我是搞不清楚為什麼她不用去上海,或許這不是一隻兔子該懂的事。二媽與大媽的不同是,她比較少跟我說話,她喜歡心靈的溝通,也喜歡摸我兩耳間柔軟的毛,她的房間裡有一個扁扁黑黑的方塊,二媽回來後會花很多時間看著它,有一次大媽的聲音從方塊裡跑出來,一開始我還以為大媽回來了,後來發現只是聲音回來了,大媽的溫柔還在那遙遠的上海呢!

其實我沒什麼不習慣的,反正有飼料、草和水,偶爾有蘋果、糖果和爆米花,我就覺得像在天堂一樣。可惜的是沒有毛茸茸的地毯讓我留下戰利尿痕,二媽家的地板是一大片一大片滑溜溜的白色磁磚拼成的,我常要在上面滑壘煞車才能站穩腳步。二媽對於我隨便尿尿這件事非常介意,如果沒有規矩想尿就尿,伴隨而來的就是屁股挨打,還有糖果餅乾的消失,所以,對於尿尿這件事我看開了,只要我保持乖巧乾淨的模樣,天堂日子就會一直來。其實,我早就把我的注意力轉移到藏在桌下的電線皮,或是木頭櫃子的角落,用長長的牙齒在上面啃幾口,超有快感的,反正這些地方,二媽要很久以後才會發現。

很多事情的改變,常常都在你都還沒準備好的時。一開始的時候我是聽到一些聲音…那些聲音從二媽家裡一些我不准去探索的地方傳出來。那是一些急急忙忙慌慌張張的聲音,同時也伴隨著窸窸窣窣嗯嗯呀呀的聲音,不久後,那聲音開始變成巨大尖銳的「哇!哇!哇!哇!」,接下來,又是急急忙忙慌慌張張的聲音。

過沒多久,「哇!哇!哇!哇!」聲音的主人開始出現在我面前,她是爬過來的,姿勢與我挺像的,她會用短短軟軟的手,突然在我快睡著時碰我一下,把我吵醒後,又像被我嚇到似的倒退了一下,然後忽然又笑了起來。我看了他一眼,心知肚明二媽家裡多了一個搗蛋鬼,雖然我不願意承認,但我想她的威力,應該是比我大多了。

二媽為了我與搗蛋鬼的媽媽(二媽的姐姐)發生劇烈的爭吵,內容圍繞在一些掉毛與過敏的問題上,最後的結局是二媽抱著我,摸著我兩耳間柔軟的毛,眼淚撲簌簌的流下,嘴裡模糊不清的說著,「她以為只有他有小孩」。

於是,我能探索的空間又更少了,其實我沒什麼不習慣的,反正有飼料、草和水,偶爾有蘋果、糖果和爆米花,我就覺得像在天堂一樣。

我在二媽家的寄養日子依舊持續著。我偶而會突發奇想,如果有多一點的搗蛋鬼出現在淡水或台北,說不定大媽就會從上海回來了,但事情好像不是這麼簡單,因為搗蛋鬼們還要長大,而且如果搗蛋鬼的爸爸媽媽們都要去上海或其他我不知道名字但一定很遠的地方,大媽應該還是不會從上海回來。唉!這好像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我看我還是啃啃草、吃吃飼料,繼續過我的天堂日子。

聽我嘮叨這麼久,你們好像還不太認識我。我是阿布,性別女,因為毛色深灰趴下來像一塊抹布,所以大媽給我起了這個名字。今年六歲,去年動手術摘除了子宮卵巢,因為那裡面長了奇怪的東西。與我一起等著看醫生的白兔兔偷偷告訴我,據說其他的母兔,因為都不生小兔兔了,所以十隻中就有八隻子宮卵巢會出現奇怪的東西。

身體復原後的我其實沒什麼不習慣的,反正有飼料、草和水,偶爾有蘋果、糖果和爆米花,我就覺得像在天堂一樣。不過,我還是有點想念大媽。

第六屆城市藝術節不同於前幾屆,在城市空間裡尋找各種可能,轉而進駐當代藝術館,由不同的策展人呈現出兩檔展覽。

相關展覽的資訊請見當代館的網站http://www.mocataipei.org.tw/_chinese/showweb/index.asp?ID=57

展覽我ㄧ共看了兩次,一次與朋友一同觀賞,一次由兩檔展覽策展人進行導覽。

第一次觀賞時,對於黑暗城市六位建築師的作品,除了姚仁喜的「暗黑情事」在虛實交錯間,讓我感受到影像中的能量外,其他的作品,都讓我有種大學教授在上課的感覺,有點理論太多呈現太少的感覺,或者說是作品的情境沒有出來,感覺像是為了解釋才做作品的。

而城市之眼的七位藝術家,就讓我比較沒有這種感覺,我可以明顯的感受到他呈現的氛圍,進而欣賞完作品的趣味後,再體會或理解作品的想法。

有趣的是在這次的展覽中,我也體會了藝術家為何要存在的理由吧!我的確不太喜歡建築師的純理性世界。

在黑暗城市中,我最喜歡的作品是黑川良一的「無味」和尼可拉斯‧弗拉克的「深海之塔」。

「無味」讓我重新用一種角度看台北,「深海之塔」玩了一種極有趣的建築解構,有興趣的可以看看下面的影片。

台北當代藝術館_城市之眼_藝術家特寫 黑川良一

台北當代藝術館_城市之眼_藝術家特寫 尼可拉斯.弗拉克

【出處】我的書架

【珍藏原因】這些東西大多是在轉蛋機中轉出來的。當時在轉蛋機中看到這些一點都不「可愛」的玩具其實相當興奮,每一個小東西都讓我回想起求學生涯的點點滴滴。

「世界名畫」是我小學時非常愛看的一種課外書類型,上閱讀課時,我都會跑到美術區,從書架上拿出一本本異常笨重的畫冊,翻看其中的圖片,我也非常喜歡看藝術家的生平故事。有一次作文課要寫「我的偶像」,我舉手告訴老師我覺得高更很了不起,為了追求理想跑到比較落後的地方創作,老師還一度以為我說的是「高跟鞋」呢!

「石膏像」代表我高中時學習素描的艱辛歷程。高中老師位了訓練大家的素描能力,都會要求學生描繪石膏像,觀察光線在白色的石膏像上產生的光影變化,常常一張石膏像素描,都要畫3~6個小時,不斷在紙上塗塗抹抹,當時其實很討厭這些莫名奇妙的頭,可是當我長大後再看到這些迷你版石膏像,又懷念起那一段塗來抹去的時光。

「人體解剖模型」則是我大學時代畫人像時,認為應該多了解人體的構造,開始看一些人體解剖的書籍,也開始對人腦的神奇產生極大的興趣,很多人看到這些東西會覺得可怕,其實我們的身體脫了皮層就是這副模樣。

「拉胚機」是個相當KUSO的轉蛋,拉動圓球轉盤會慢慢的轉,不握要靠它完成拉坏作品,其實是不可能的任務。

轉運來

Posted: 2008 年 03 月 02 日 in 未分類
 

大約兩年前迷上轉蛋吧!一開始只是奉命幫朋友注意有關維尼熊的轉蛋,沒多久,就發現小小的蛋裏,隱藏著無限創意。

一顆直徑約六、七公分的蛋,裡頭的零件經過組裝後,居然可高達13公分;小心翼翼的解開泡泡紙,裡面浮現觸感一流的石膏頭像;細部清晰連血管都一清二楚的頭部解剖模型;更別提起碼變裝過近百次的迪士尼卡通系列(連各式電器都變過了),還有每逢十月便會推出,嚇死人不奇怪的傑克南瓜王了。

不知不覺,家裡的轉蛋殼塞滿了一個櫃子,「轉蛋公寓」ㄧ層層蓋起來,搓搓手,依然沒有收手的打算,投錢開始轉的行為,慢慢的慢慢的,開始具有某種占卜的意涵。

在我的蒐藏中,少有整套的組合,僅有的兩套,是完全在運氣極好的狀態下,一顆顆轉出來的;有運氣好的一天,當然也有運氣差的一天,有時一連兩顆都轉出自己不想要的,通通常就會頭也不回的離開那家店,而伴隨那天所發生的,往往是下雨忘了帶傘,或心不在焉差點踩空樓梯,或掉錢……等,倒楣到極點的種種。

目前,我為我眾多的房客們,開了一家轉蛋店,相信他們也能在其中找到的樂趣。

 

這篇文章是參加典藏藝術雜誌所舉辦的「看!我的蒐藏最??」徵件活動的作品,想欣賞其他參賽者的創意,可到http://artouch.com/books/promo/20070901/#e

寄生之椅

Posted: 2008 年 02 月 19 日 in 生活

 

風涼涼的,一把木頭材質的椅子,放在那兒的樹下很久了,很久了,一直都沒有人去坐它,一直都沒有人去坐它,它好像被遺忘了…

雨水來了,輕輕的撫摸它,偶而,沿著隙縫滲了進去,在那兒住了下來,慢慢的,一些綠綠黃黃的小青苔也來作伴,沒多久,長長的藤蔓沿著椅腳抽了起來。

椅子靜靜的立著,寄生在它身上的生命們,正輕輕的唱著歌。